近年来,我区以“完善功能,构筑特色,打造精品,提升魅力”为原则,加快推进“白山城市后花园、长白山旅游驿站和北方石城”进程,以打造“五彩”江源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创建生态园林城。在建设生态园林、绿色家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一年城中林、二年林中城、三年基本构筑园林城市框架”的目标。几年来,已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景、一路一树”的绿化格局。苗木从单一的本地树种向紫叶小檗、金叶榆、京梅、桃叶卫予等新品种扩充。仅2012年就投入资金750万元,新建绿地面积2.9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4200棵,花草110万株。去年,聘请德国ECS/易城(上海)公司专家团队,高标准完成了中长期发展概念性规划设计,实现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融合、科学衔接。
二是建管并重综合治理。在“向较发达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依托现有资源、注重建管结合、提升承载能力,促进和谐发展,使综合整治步入正轨。新建、续建街路27条,长6.88公里。八宝煤业洗煤厂西侧巷路、上一档巷路等11条街路竣工通车。沈长线、榆三线省道大修工程全部完成,石人老岭至二道阳岔国防公路竣工通车。投资13.6亿元的江南新城,已经交付使用124栋,住宅面积达68.2万平方米,7589户居民迁入新居,配套管网工程全部竣工,江南步行街及景观绿化工程完成75%。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完成投资近亿元,铺设管网28公里,正式为丽江家园、盛世新都等16个小区供热。天然气管网铺设完成10公里,安装户内管道2000户。自来水管网改造完成4560延长米。煤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廉租性住房开工面积123.8万平米,安置居民13414户。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从单纯注重“量”的扩张逐步转变为注重“质”的提高。通过强化环保意识,加大空气污染的防护和治理,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加强污水废水集中处理和水环境治理,体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大力发展城区集中供热。投资1.63亿元,新建改造换热站30座,铺设供热主干网46.6公里,拆除20蒸吨锅炉4台,40蒸吨锅炉1台。对白山市北华水泥有限公司立窑进行关停改造,对饮食业、洗浴业、噪声整治60户。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工作,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城市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施“碧水”工程。投资9136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天。对区域内主要河流进行整治,实现浑江翁泉大桥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类水体标准,辖区内全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