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之初,在“扩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下,江源区消费品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景象。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26.3万元,同比增长13.4%。
一、消费品市场主要运行特征
1、农村消费增速迅猛,成为拉动消费增长一道亮点。在全区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一些惠民政策的共同影响下,农民现金收入、现金支出都有了较快增长,为消费市场的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4.5万元,同比增长75%。
2、批发零售业发展平稳,是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批发零售业是商业的主导业态,起着推动社会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拉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半年,全区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3076万元,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84.8万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119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
3、住宿餐饮业日趋活跃,市场前景继续向好。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外地流入人口不断增多,全区住宿餐饮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各种类型的餐饮业成为朋友聚会、假日消费需求的一大时尚,因此,促进了餐饮业零售额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区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0510.1万元,其中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9202.8万无,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30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15%.
二、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前提。在城镇,广大干部职工工资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都使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有力保障了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2、物价持续上涨是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的持续不断上涨带动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以粮油、猪肉、蔬菜类、水果类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部分消费品的上扬,使居民消费开支增加,间接推动了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
3、商家数量增多、竞争加剧是刺激消费的动力。今年以来,随着江源区商贸餐饮等企业户数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家纷纷采取各种促销活动,极大了刺激了消费。上半年,商家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大小节日,竞相推出各种促销手段,比如特价、打折、有奖销售等,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建议
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证消费质量。只有收入提高,才能扩大消费,提升消费水平,从而拉动整个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发展。因此要尤其关注中低收入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进就业进程,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增加居民收入。
2、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从消费结构上看,全区居民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而对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己逐渐饱和,因此必须培育和引导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积极倡导个性化、差异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努力发展新型商业形态和新型的消费模式,将为消费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打造新、特、优产业,带动旅游消费。要充分利用邻近市区这一地理优势,大力打造新、特、优旅游产业集群;充分开发地方特色“松花石”这一产业,抓住每年举办的奇石节这一契机,强化宣传促销,树立旅游品牌;加强节会效应拉动,拓宽客源市场,给我区消费品市场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