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江源区结合全市“7·17”交通安全大整治会议精神,成立34个相关单位为小组成员的交通安全大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交通安全大整治活动,活动以来,全区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向好。
严厉打击突出违法行为。查处十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结合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同步持续开展周末夜查、摩托车违法犯罪行为整治等专项行动,出动警力961人次,警车403辆次,依法查处十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总量3341起,查处酒驾、醉驾严重交通违法行为178起,查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420起,行政拘留48人,形成了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同比明显下降。
强化货车整治,治超站建设场地办公场所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已全部按要求准备到位,谋划乡道及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监控抓拍设备,待设备全部到位后即可安装投入使用。原有监控抓拍点位12处,年初以来,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新增机动车超速抓拍区间测速点位12处,达到了县级以上公路平均每20公里一处的要求。
治理风险路段。对域内6处事故多发路段开展了摸底调查,并对排查出的隐患正在逐一落实整改。对6处事故多发点段与城市道路相连或穿越城镇建成区的路段进行了问题整改,在城市街路流量较大的重要路口设置了7处交通信号灯控系统,对城区内主要路口重新施划交通标线以及人行横 道标线,合理配置交通信号灯控,渠化交通流量,有效降低城区主干路拥堵率,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成立了由交通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评审领导小组,由区“交安委”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对本地事故多发点段开展督导检查。在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基础上,制定了道路安全性联合审查工作机制,“交安委”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对新建改建扩建各类道路开展安全评查。
破解城市拥堵难题。优化城市路网结构,计划投资8945.7万元,用于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提升城区街巷微循环系统。目前和谐大街延伸和人参产业园区纬二路支线工程已全面开工,石人大街改造和大石人镇道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城区道路改造和人民医院桥梁工程正在办理前期审批手续,预计年内开工,盛泰路道路工程待江东桥工程竣工后即可开工,金森赛德大街和高架桥收尾工程年内确保全线通车,城区主干道全部实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全覆盖。
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纯电力绿色公交车64辆,目前城市公交车共有110辆,实现城区主街道公交客运全覆盖,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过60%。采取“城区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全方位监管”的城市管理工作模式,城区内重点路段均安排城管执法人员蹲点监督,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发现占道经营及时处理。年初以来,共清理店外店200余处,整治占道经营150余处,确保城市交通有序畅通。对城区街路重新施划交通标线、完善交通标志,对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施划机动车停车位标线1565个,实现了城区街路交通标识施划全覆盖,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面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建立区、镇街、村三级交通安全组织机构,按要求配齐工作人员。研究制定了“八长共治”“四包一保”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交安委”各成员单位坚持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专项整要求配齐工作人员。研究制定了“八长共治”“四包一保”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交安委”各成员单位坚持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专项整治行动,每月不少于1次的道路隐患排查,每周不少于1次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彻查清理农村非法车辆。交警部门已摸排农村地区机动车3194辆,其中摩托车3008辆,低速车78辆,三轮车辆、农用车108辆,全部建立工作档案。全面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共完成农村公路项目建设19条,建设里程80余公里,总投资1.3亿元,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同步建设。
区委宣传部结合大整治活动制定宣传方案,发布广播、电视讲话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两次。利用交警公众号、微博、发送手机短信、街路显示屏等媒体,对恶劣天气进行预警,对道路封闭施工宣传提示、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曝光,并坚持每周更换一次内容,每次10种宣传提示,全天候滚动宣传,有专人负责,并持续开展。
区交通安全委员会牵头,办公室主要领导负责督导、考核,坚持“月通报、季检查、年度考核”考核方式采取网上和实地检查相结合,每月对全区各镇、街交安委大整治活动推进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促进大整治活动取得实际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冯小桐 朱传娟 于秀成)